青島雕塑中的石膏雕塑
石膏是翻制雕塑習作和室內架上雕塑的最常用的材料。
翻制技術不特別復雜.易于掌握。翻出來的石膏像基本上和泥塑原作γ樣。有些石膏像淡制出來后基本上不加修飾。石膏可以根據服塑家的愛好和作品的需要著上某種顏色,或仿石或仿銅。有些青島雕塑家喜歡在澆出來的石膏像上再用刀子作些加工,青平某些地方或修補某些細節。加工較多的石膏像質地顯得較為細密,近似石雕。避免了人們所討厭的"石膏性"(松軟)。
木材是古今中外雕塑家所喜用的材料。質地細密的木材,可以利用各種刀鑿進行加工,可粗可細。對有些木材(如將木、策,楊木等)還可以采用俊雕技法,創造出錢空的裝飾位
強的作品。不同的木材本身在質地上包含著不同的材質美。我國古代初近代的民間藝術家常用各種奇怪的樹根作小型裝飾雕塑。
作者呂德是法國十九世紀著名的雕刻藝術家.生于1784年,1855年逝世.他是一個富裕商人家庭的兒子,曾從師于名家皮埃爾?卡特里埃學習雕塑,1809年和1812年兩次獲得羅馬雕塑作品獎.拿破侖從政時,他曾參加帝政活動,帝政倒臺后流亡于比利時.回國后,在法國人民革命熱潮的鼓勵下,拿起雕塑刀進行創作,很快就成為聞名于歐洲的雕塑家.他的作品充滿著愛國主義的激情,藝術的方怯與著名的法國浪漫主義油兩家德拉克羅瓦相似.《馬賽曲》與油畫《掃引導著人民》有異曲同工之妙,都屬于外向張力風格。在浪漫主義的雕刻史上,囚徒、是一位占有重要的雕刻藝術家.
上一頁:希臘雕刻中表現體育運動的雕塑作品
下一頁:雕塑的突出特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