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雕雕塑工藝的技術要求和基本要領
鑿粗坯:粗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,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中的造型細節,要求做到有層次、有動勢,比例協調,重心穩定,整體感強,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。
鑿粗坯的基本要領是,從上到下,從前至后,由表及里,由淺入深。從上到下,就是從頭部開始做到腳跟;從前至后,就是先鑿前身,再鑿后背;由表及里,就是從木料表面開始,一層層向內剝進;由淺入深,就是先鑿好潰的地方,再鑿深的地方。
青島雕塑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余地,如同裁剪衣服,要適當的放寬。
民間行話說得好:留得肥大能改小,唯愁脊薄難復肥","內距宜小不宜大、切記雕刻是減法"。
掘細坯:先從整體著眼,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,然后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、四肢、服飾、道具等逐步落實并形成,要為修光留有余地。這個階段,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,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,要有充分的表現力。掘細坯中的錢空技巧,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鍍空,倭去多余的部分。要運用帶筋法,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和↓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,待作品完成后再用薄刀密片法把李附之筋去掉。
修光: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,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。要求刀跡清楚細密,或是因轉,或是板直,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。
打磨:根據有些作品需要,將自坯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。要求先用粗砂紙,后用細砂紙。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復打磨,直至刀痕砂路消失,顯示美麗的木紋,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、線條流暢。
上一頁:雕塑作品的欣賞
下一頁:無